卡车载了包括贺平川在内9个人,一路不再停靠,直奔东城灯市口同福夹道。
这里是军委空军训练部所在。
九个预备飞行员将在这里面临分配安置。
除了贺平川外,其余八人都是神情高亢激动,像是浑身都有挥洒不完的热情和体力。
训练部对积极参加志愿军的诸位都很友善,还举行了简单的欢迎会。
接着,便宣布了九个人的分配。
其中有一人到管理处任职,其余八人都有飞行经验,到部队训练处报到。
训练处有四个科室,贺平川不出意外的被分配到了歼击科,跟他一起的还有两名同志。
贺平川过目不忘的本事让他轻松记住了两人的名字。
一个叫戴翔,一个叫魏建业。
其余五人,三人去了轰炸科,一人去了强击科,一人去了伞兵科。
其余人都被人陆续带走,剩余贺平川三人在二十来平的办公室内。
“二位,以后就是并肩作战的同志,不如互相认识一下吧。”
戴翔性格比较外向,目光炯炯,身材也挺魁梧敦实,声音也相当的沧桑。
他自我介绍是1927年生人,会开飞机是因为家学渊源。
其父亲曾于1915年跟随代表团考察美国潜水艇和飞机制造,于1917年回国在福州马尾造船厂造出种花家第一批飞机。
造飞机世家传承人竟然也报名来开飞机,贺平川对自己意外入伍遭遇的芥蒂之心莫名轻了一些。
魏建业是内蒙萨拉齐人,跟戴翔同龄,二十三兵团的战士。
虽然年龄不大,可人家早年在东北老航校有过培训,是个有经验的飞行员。
贺平川也做了介绍。
美国留学经历,会开飞机的理由是源于爱好,前段时间维修过国庆检阅的图-2轰炸机,亲自试飞的。
“咦?那你应该去轰炸科飞轰炸机啊,怎么分配到歼击科了呢?”
“我也不清楚。”
贺平川何止是对分配科室的不清楚,对于他为什么会被应召过来,都稀里糊涂。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