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历史直播]》转载请注明来源:柠檬小说网nmxs.cc
诗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诗是内在情感的生发,解诗的过程,除了依靠过硬的学养,更有赖于诗心的坦然相会。
很明显,苏辙二者兼具。
所以,在兄长及父亲饶有兴趣的目光中,他开口道:
“诸葛以筹略闻名,羽扇纶巾亦自有名士风度,二者本质为一。
由此,‘豪杰’一转而为‘风流’,这是词中之周郎,亦是兄长自我之期许。”
果然,话音刚落,楚棠就接着说了:
【不管是诸葛亮形象的转移也好,还是当时流行的名士态也罢,这都说明词中的周瑜不是《三国志》中那个纯粹的武将,他的形象是理想化的,带着明显的苏轼意味。
一方面,斩将搴旗的武将够不上风流;另一方面,苏轼是个文人,又没有范仲淹那样的守边经历,他理想的英雄,只能是具有文人气质的军师一类。
当然了,这可能也和宋代极度重文轻武的整体风貌有关,武将必须要进行“改造”
。
】
茶楼雅间。
苏轼微微点头,目露欣喜:“这番分析倒与子由你解的不差。”
他们兄弟相契,有这一说便是对上述内容表示认可了。
苏辙明白他的意思,“只是”
他略有迟疑:“听楚姑娘的语气,似乎对我朝士风颇有微词?”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疫病之上》《我!清理员!》【追看书】《不正常型月》《嫁给铁哥们》《洛杉矶之狼》《北美新神》《朕就是万历帝》《捞尸人》【大黄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