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小说网

第1046章 寂静处几点波澜(下)

天才一秒记住【柠檬小说网】地址:nmxs.cc

万里长江奔腾不息,一艘满载着端石砚、芭蕉扇、麻布扇的商船缓缓地在巫山到秭归的江面上行驶。蒲江的端石砚、高珙的芭蕉扇、荣昌的麻布扇都是蜀地有名物品,商人运些去他省贩卖再正常不过。船上的两位掌柜,一个面色有些黝黑、双目灼灼如电,另一个肤白俊美、丰神如玉,一看便是出自读过书的商宦之家。

“博文,前面便到归州了,由归州东部的香溪往北便是兴山县。据说那‘小闯王’李来亨的帅府便建于这兴山县茅麓山的七里坪中。其部有精锐三万,屯田自给、与民休息,因而深得民心,便是闯军元老大昌的袁宗第、巴东的刘体纯、南漳的郝摇旗、房县的党守素、施州的王光兴等也愿听他号令”,白脸掌柜笑呵呵地对黑脸掌柜说。

黑脸掌柜却不为所动,凝视着滔滔江水,许久方说道:“李闯死后,闯军以李过为首,李来亨是李过(李锦)义子,在李过死后得到拥戴实属正常。不过他毕竟年轻了些,众人虽拥其为帅,却未必能指挥得了诸军。别的不说,益国公郝摇旗在夔东十三家中实力最强,郧阳府之保康、竹山、竹溪,襄阳府之均县、南漳、光化、谷城等地皆是其地盘。还将明朝的韩王、东安王、通山王藏于自己营中,挟天子以令诸侯,志不在小呢。汉槎,夔东十三家与明朝已有君臣之名,想让他们归顺大卫恐怕不易,只需让他们配合我军作战便好”。

“博文说的是,那郝摇旗如今的确实力居夔东十三家之首,可此人军纪不严,部下常有扰民之举,远不如李来亨能得民心。用不了多久,李来亨的实力必然超过郝摇旗。彼辈出身草寇,野性难驯,且明朝给其的爵位甚高,不是公爵便是侯爵,若大卫给不出那么高的爵位,必不肯降”,白脸掌柜沉声说道。

“哼!我大卫的爵位岂是那么好得的?多少将军戎马一生,不过是伯爵之封,一群草寇也配封国公?”黑脸掌柜冷笑。

此二人并非生意人。黑脸的乃是大卫国工部郎中阿海,虽是蒙古人,却自幼喜读汉书,并于科考高中状元,还给自己起了个字:博文;白脸的乃是大卫国礼部员外郎吴兆骞,此人本是明朝有名诗人,字汉槎,号季子,无辜卷入顺治十四年科场案,流放宁古塔。好在卫军攻占宁古塔时,被大可汗相中,任为礼部员外郎,算是因祸得福。

——兴山县茅麓山七里坪,一杆大大的帅旗迎风而动。帅府内,面容坚毅的临国公李来亨手按剑柄,严肃地端坐着。喜欢手抚剑柄,是长期戎马生涯养成的习惯,可若以为此人只有勇力便大错特错,事实上他还是治世之才。初至兴山县时,当地人烟稀少、经济落后,他任命官员、招徕居民恢复生产、组织士兵屯种山田,“岁收麦粟草棉供粮食衣履”。为取得山区缺乏的物资,他还保护民间贸易,严禁部下抢掠商贩,并派人出外收购食盐和铁器,导致荆州以西的百姓十分乐意来兴山同义军做生意,义军的日子逐渐好过起来。正是因为他的努力,夔东抗清武装才能坚持如此之久。

大帅不说话,分左右而坐的夔东十三家首领:益国公郝摇旗、皖国公刘体纯、靖国公袁宗第、荆国公王光兴、宜都侯塔天宝、桐城侯马腾云、兴平侯党守素、富平侯贺道宁、威武将军刘汝魁等皆默不作声。

富平侯贺道宁身上还穿着孝服,不久前,他的父亲岐侯贺珍刚刚在大宁病逝。因为年轻,遇事有些沉不住气,率先开口说道:“卫使已经来了,何去何从,还请临国公说句话”。与父亲贺珍不同,此子夙来胆小,听闻卫军势大且允许汉人保留明朝服饰,起了降卫之念。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都重生了谁还深情啊》《从那座韩城开始》《明知故婚》《封神:开局被抽龙筋》《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野火》《我真没想穿越啊》《岁岁平安》《龙只想水群,不爱待在洪荒》《转生哥布林,但母亲是白毛精灵?

《大漠雄鹰苏勒坦汗》转载请注明来源:柠檬小说网nmxs.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大宋小农民玄天宗修行记事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最狂上门女婿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明末:边军不退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清末土司王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臭县令朕怀孕了大明风流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朕,乃万岁!继兄不善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我在异世界召唤谍海无名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乱世种田日常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我在水浒做奸商金玉满唐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朕,剩者为王(HP)Forgive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谍战风云录:大宋我家娘子太体贴